徐有守教授傳列

徐有守先生,江西省吉水縣人,民國十三年生,少名淦榮。叔祖元誥曾任國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長,祖父元讓為經學家,父曰明任職江西高等法院,母郭韻琴。書香門第,家中厚藏典籍,祖宅稱太史第,惜民國十六年中共在贛南發展勢力,高唱「打土豪,分田地」,先生家中祖產遂被強佔。曰明公乃攜家眷逃往南昌,先生在南昌天后宮小學就讀。小學畢業後,先生患嚴重腸胃病與瘧疾,幾乎不保。適值抗戰軍興,日本飛機不斷轟炸吉水,民眾多避難鄉下。輾轉遷徙中,曰明公染病在床,又逢配偶謝世,家中無人主理大計,先生遂被逼輟學五年,以一介尚在成長之少年,獨立負起照顧全家大小雜務、維續經管生計,以及侍奉曰明公湯藥等重擔。此時,家道艱難,顛沛流離,先生雖倍感痛苦煎熬,但仍好學自修不倦,飽讀家藏大量古今文學書籍,奠立先生之文學寫作基礎,五年中作品屢獲全國主要報紙與知名文藝刊物登載。

民國二十九年入吉水縣立初等中學,三十二年進入國立第十三中學就讀高中。民國三十四年秋,抗戰勝利,以同等學力報考江西南昌國立中正大學,在英數理化均缺乏基礎下,以國文作文之特殊優異表現,竟獲該校破格錄取政治系。在校求學期間,仍在報社兼職補貼生活所需,並繼續照顧家務。

 20150917
民國三十八年春,中共大軍準備渡過長江,四月初,先生與同學二百人結合,集體流亡,由廣州輾轉來台,獲台灣省教育廳安排膳宿。八月,先生應聘至台灣省立員林中學任教,三十九年調任台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前身)訓導員,四十一年八月奉調台灣省立工學院附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附設工業職業補習學校教導主任兼代校長。
民國四十三年國立政治大學在台復校,先生考取行政管理研究所(後改名為政治研究所)第一屆碩士班,遂辭去台南教職,專心求學。四十五年六月,先生以「職位分類的理論與實務」為題之論文經考試通過,獲法學碩士學位。畢業後,銜教育部張其昀部長之命,任教育部電影事業輔導委員會組長,四十六年陳雪屏先生命先生至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四十七年三月王雲五先生主持之「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成立,先生調任該會秘書,主掌委員會全部議事工作,旋轉任行政院參議。五十一年二月行政院成立經濟動員計劃委員會,副院長王雲五先生為主任委員,先生以行政院參議兼任該會秘書室主任,五十三年元月,先生赴美研究考察半年。五十四年春,在王雲五先生力邀下,先生辭去公職,進入台灣商務印書館任總編輯,兼經理(當時未設總經理)及發行人,唯因工作繁劇,健康頗受影響,遂不得不於五十六年辭職休養。同年六月,稍獲康復,復任公職,獲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黃少谷先生之邀任秘書處組長。六十一年九月先生調任銓敘部常務次長,七十三年轉任政務次長。八十二年五月先生調任考選部政務次長。八十三年九月先生自請退職,結束為期四十餘年之公務生涯。
先生勤勞成性,不耐於閒暇嬉戲享樂,平日工作積極而負責,所經歷之機關,無論是任屬員或長官,均兢兢業業,夙夜匪懈。先生在銓敘部服務時間最久,經常自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均有會議。五至八時留辦公室批閱公文後,返家晚餐,閱讀報章,洗沐後就寢。凌晨三時便起床,時四周寂靜,萬籟無聲,先生遂仔細閱讀當日必須參加會議之資料,並批註意見與心得,或構思計畫、法案,再三修改,始臻完備,遂能於主持會議時洞燭鉅細,不偏不倚。自晨至夜,每日如此,幾無私人生活,以是深受長官之信任與同事之敬愛。
先生獻身公職四十餘年,貢獻甚多,其最重要且影響深遠者厥為建立我國公務新人事制度。先生於六十一年甫任銓敘部常務次長,即奉石覺部長指示,研議對當時公務人事制度進行全盤改革,此為日後我國公務人事制度大幅更新之起源。先生參酌我國國情與先進國家人事制度學理與實務,主張將簡薦委制度與職位分類制度兩者,捨短取長,兩制合一,建立一套官職併立的新人事制度,以消除當時行政機關內由於兩種不同人事制度並行而出現之不公平與不合理現象,並解除職位分類制度多年來備受詆毀之困境。此制度上之重大改革,不僅在理念上必須說服抱持原有觀點之人士,同時在實際利害上,也必須消弭其他各種誤解與偏見。先生不畏艱難,努力奮鬥,克服各種障礙,歷經四任考試院長,四任銓敘部長,三度提案。法案於考試院通過後,先生又以作為此一制度之設計人,而由考試院指派為在立法院推動項改革法案、出席相關會議之代表,在立院進行溝通,終獲各界一致認同與立法院支持。民國七十六年通過實施有關公務人員考試、任用、俸給、考績四部法律與附屬規章辦法共計二十三種,為我國公務人事制度樹立歷史性里程碑。政府為表彰先生之勳勞,於七十六年頒發二等功績獎章,八十二年頒發一等功績獎章。衡諸先生之公職生涯,堅守原則,無私無我,實可以「信奉法治、維護制度、清廉正直、專業文官」描繪其成就與特色。
先生除任公職外,並在政治大學、文化大學、世新大學、淡江大學等校任教,講授政治學、行政學、比較政府、人事行政、考銓制度等課程,桃李滿門。先生除文學作品外,更勤於學術研究,相關著述甚多。公職生涯退休後,依舊工作不懈,自學成功電腦中文輸入,完成歷年來出版之二十三部各類專著中之十二部。畢生主要學術著作有《公務職位分類的理論與實務》、《行政的現代化》、《行政法概要》、《中外考試制度之比較》、《考銓新論》、《考銓制度》、《考試權的危機》、《做一個成功的公務員》、《官職併立制度的理論與結構》、《考銓制度》等,深受行政界與學術界人士重視。
先生性喜文學,擅長寫作。十四歲開始寫新詩,二十三歲在南昌力行日報發表獨幕劇本《叛徒》。在中正大學就讀時,任南昌市兩報社之副刊主編及採訪記者。來台之初,寫成三幕劇《雙殉記》及獨幕劇《荒村之月》,又撰四幕劇《煉獄》,獲四十年「自由青年」月刊劇本比賽第一名,在台北中山堂公演。四十六年又撰《紅樓夢》劇本,在台北新世界戲院上演一個多月。
先生自幼多病體弱,壯年就業,責任心重,工作壓力極大,經常腸胃不適,又有長期發燒之現象,然先生每日精神奕奕,從不示人以弱。九十七年五、六月間經醫診患骨髓性急性血癌及直腸癌,進入台大醫院,藥石罔效,於九月三日下午四時病逝。享年八十五歲,先生之一生,屢逢困頓艱險,但每能刻苦自勵,堅毅不拔。先生嘗言,其對抗逆境之鬥志與生命力,恰如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所云:「生活就是戰鬥。」
先生於其自傳「我的危機與契機」中有詩「八十述懷」云:「百年世變氏族傾,孤雁東飛萬里征。松傲九秋寒愈翠,劍磨十載夜長鳴。文章事業兩惶愧,吏治官規我創成。有子有孫揚志節,憂國憂世念蒼生。」此實為先生一生堅苦卓絕、奉獻國家、再振氏族、垂範後世之最佳寫照。